×
联系我们
  • QQ客服
  • 客服电话
    4008786641
  • 官方微信
  • 现代客服
返回顶部
.clear

媒体中心

Shendi.org

研发中心

Shendi.org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都有哪些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提议?

文章来源:未知作者:建筑时报
时间:2020-05-28 14:17 访问量: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带来了以下和建筑业有关的提案

 

31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

规划建设京杭运河高速铁路

 

“我此次带来两条建议:建议加强南水北调源头生态补偿;建议规划建设一条京杭运河高速铁路。”在江苏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发言时说。

周善红建议,规划建设京杭运河高速铁路,这样既可缓解京沪高铁运力紧张的局面,带动山东、江苏腹部地区的发展,又可通过徐淮、沪宁、沪杭高铁串联已通高铁的运河城市,从而将京杭运河高速铁路打造成“经济高铁”“文化高铁”“生态高铁”“旅游高铁”“融合示范的高铁”。

这份建议同样得到了运河沿线城市31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支持,代表们一致认为,规划建设京杭运河高速铁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仍然保留着水路运输的功能,并且是南北交通一个重要方式。沿京杭大运河沿线有很多经济发达城市,如果京杭运河高速铁路开通,将更有利于沿线城市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陈华元:

对建筑业实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陈华元提交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促进中国建造健康发展的建议。

陈华元代表介绍,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在税收方面存在着四个方面制约。一是跨区服务税源争抢现象;二是外区预缴税率相对偏高;三是利息支出进项税无法抵扣;四是“走出去”面临税收风险。

对此,陈华元代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优化建筑业外区预缴制度。二是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三是加大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四是加大对建筑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徐征:

数字化、工业化全面应用 造就“基建狂魔”

 

建筑业=人海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征在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呼吁,不要再用老观念、老眼光看待建筑业了,数字化、工业化的全面应用,连“火星人”马斯克都惊叹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速度。

徐征表示,建筑行业的新技术应用场景非常丰富。以上海建工为例,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的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做到对建筑工人的行为规范、工艺要求一目了然、实时提醒。

徐征说,国外感慨中国“基建狂魔”并非浪得虚名,这背后依靠的正是科技进步,BIM技术等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项目建设时间大大减少,更确保了现场装配的“零误差”。数字化、智慧化有力支撑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卢天锡:

推进“品质棚改” 提升“城市颜值

 

“今年两会,我准备提交的建议主要集中在自己从事的住建领域,其中一件就是建议保持棚户区改造政策稳定。”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卢天锡在接受《建筑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持续加大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推进“品质棚改”,提升“城市颜值”。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据卢天锡介绍,江西历年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194.4万套,约500万棚户区困难群众“出棚进楼”,取得了改善民生、群众满意,拉动投资、促进发展,调整结构、稳定房价的良好成效。

如何在推进“棚改”的过程中保护历史建筑?卢天锡认为,要指导地方划定保护范围,编制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资金,因地制宜确定保护修缮方式,完善历史建筑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棚改实施过程全程监督,科学指导房屋拆除工作,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对乱拆、乱改、乱修历史建筑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邹彬:

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及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员邹彬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表示,农民工培育成“新型产业工人”迫在眉睫,要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和管理,提高建筑产业工人的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逐步实现从产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的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工匠力量。

邹彬建议,“农民工”实现向“产业工人”转变,要突出政策引导,深化户籍、保险等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在权益保护、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等方面,要健全机制,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和人本关怀。

 

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

培养高技术水平产业工人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表示:“建议进一步加强各行业、各类技校建设,建筑工人必须通过技校毕业、职业资格认证后上岗,培养高技术水平产业工人,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

  陈锦石表示,建筑业都是人随项目走,人员流动性大,培训的对象不确定,责任主体也难以明确,对劳务人员上岗素质更难以把握。同时,由于建筑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普遍存在劳务公司不与劳务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更不用说劳务企业给劳务工人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农民工因缺乏归属感和社会保障,不仅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也很难形成稳定的建筑业产业队伍。

  针对这种情况,他还建议,建立建筑劳务行业协会,牵头产业工人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深化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做实专业化实体化劳务公司,强化对劳务专业企业的改革与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

完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认为,不管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还是十九大提出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都说明质量安全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

在一定阶段内,尤其是当前建筑市场仍然没有达到非常规范,而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单靠“承诺制”来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政府组织或委托社会机构对施工图全面审查仍是保证我国设计安全基本面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以上情况,戴雅萍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决策,客观评估施工图审查制度的作用。

(二)坚持依法行政,在法治框架范围内探索施工图审查改革措施。

(三)针对存在问题,对施工图审查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程寒飞:

将更多目光投向农村与城镇生态环境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中冶华天首席专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长期工作在水环境治理一线,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他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他此次的建议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农村、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与运维。

程寒飞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四项建议主要集中在自己从事的环境治理领域,这与他所在公司追求“中冶华天 绿色明天”的理念一致,他希望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国家绿水青山更好地发展建言献策,助力环境治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精准化、有效化。

 

全国人大代表张学政:

推进钢结构行业产业化发展

 

近几年,强劲的市场需求使得钢结构行业得到普及和持续发展,钢结构也被广泛应用到建筑、铁路、桥梁和住宅等方面,全国各种规模的钢结构企业数以万计,世界先进的钢结构加工设备更是全面推动了钢结构的迅猛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莱钢集团济南莱钢钢结构有限公司加工党支部书记、制造部部长张学政就如何推进钢结构行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学政认为,目前钢结构产业现状存在许多问题,产业化链条缺失、工业化落后,严重制约行业发展。针对目前现状,经过详细调研后,张学政认为首先应加强政府引导和行业协会的监督预警机制,及时避免过度的市场竞争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充分借鉴日本及欧美先进的钢结构加工行业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推进钢结构行业的工业化水平,有效破解钢结构加工的产能瓶颈。

协常委刘东生:

加快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刘东生认为,我国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是加速发展的良机。

对此,刘东生提出3条建议:

一是提升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发展战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全面综合施策,制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科技支撑、政策支持等战略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允许建设开发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区域率先推广。

二是出台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专项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快推进推广绿色建筑建材的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将木竹结构建筑建材产业发展列入“十四五”专项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

三是强化科技和政策支撑。推动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标准化建设,完善产品分类、质量、环保、安全、抗震等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重点推进木竹建筑建材定向培育、组装配套、技术创新、检验认证等关键技术提升,同时,引进、吸收国外多层及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加强人才培养。研究制定相关财政奖补、财税优惠、金融支持、建设用地等支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和行业对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的认可度。

全国政协委员许启金:

建议农民工纳入产业工人队伍

今年两会期间,许启金提交了一份《关于重视存量产业工人的“转型升技”促进国家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提案》,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引起不小的关注。

许启金坚守生产一线38年,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感触颇深。今年,他带来了一系列调研成果,建议高度重视存量产业工人素质和技能的“转型升级”,这有利于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他先是将目光放到了农民工群体上,建议把农民工真正纳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体系。

“我国农民工总量将近3亿,其中外出工作1.7亿,7500万人跨省务工。从数量上看,农民工更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主体。”许启金强调,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工会群团组织更要有所倾斜和侧重,要在就业帮扶、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职称荣誉、权益保护、参政议政等方面与传统产业工人一视同仁,无差别管理、“一揽子”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许亚南:

建立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长效机制

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干扰群众正常生活,这是我国城市“成长中的烦恼”。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副市长、民盟宁波市委会主委许亚南提交提案建议,要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有效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营造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

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提交了三份书面提案,其中一份为《建立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杨国强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我国建筑行业要加速应用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亟须解决当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未建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杨国强建议,研究制定覆盖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对人工智能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进行有效引导,在基础研究课题、产业培育和测试应用等环节提供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打通产学研用转化环节,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在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与推动全国市场准入方面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为建筑机器人的推广创造条件。

杨国强还建议引导建筑机器人快速试点试用,协助推广经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及设备。鼓励建设一批建筑机器人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为快速试点试用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化设备提供场景和条件;同时联动行业协会等力量支持和协助将试点验证后的安全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推广使用,推动建筑机器人加速走向市场,实现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张水波:

加强工程建筑业国际话语权

张水波连续3年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每提出一件提案,就力争真正可操作、有实效”。今年,张水波的提案内容更加细化, 特别着眼于工程咨询和法律服务两个方向:“‘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技术、经济、法律、跨文化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要想建设好这些基础设施,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必不可少,我们应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举办高水平国际工程咨询培训班,加强我们在国际工程建筑行业的话语权,培养出更多基础好、有家国情怀的中青年骨干。”

全国政协委员宋鑫:

1亿平方米建筑用清洁供暖相当于

植树造林36万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鑫表示,北方的老百姓对供暖都比较熟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幸福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南方也有了冬季供暖的需求。如果采用传统的烧煤供暖,这会出现雾霾,如果都用天然气,这会出现气荒,直接用电采暖费用太高,清洁能源的推广势在必行。

宋鑫表示,在全国每年大约新增20亿平方米的建筑,其中有1亿平方米可以采用清洁供暖,如果全部实施,每年可新增节约标准煤6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6万亩,可以说这种方式既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百姓还可以少花钱。

全国政协委员王翠坤:

加快城市建设数据流转,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中国建研院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翠坤表示,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快城市建设数据流转对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此,她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数字化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

新建建筑通过数字化模型交付可直接进入到城市模型,要做好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的顶层设计,把这些数字化模型创建好、利用好。

二是打造国产软件生态环境

要重点打造国产BIM软件生态环境,制定政策鼓励应用国产软件,通过大量工程应用,促进国产软件的持续迭代和优化。

三是加快数据流转,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应加强有关行业和部门的联合,自上而下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多行业数据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底座,再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辅助科学决策,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此外,建议强化转制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性支撑地位

进一步明确转制科研院所在基础性、社会公益性、国家战略性等科研工作中的地位,突出创新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和实施细则,注入更加充足的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冯远:

建设韧性城市 提高抗风险能力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城市具备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治理能力,还需要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提高城市面对风险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表示。

她说,在工程技术方面。要将韧性城市思维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全过程,将防灾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中。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防灾规划,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的预见性。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抗风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尽可能减轻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此外,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