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QQ客服
  • 客服电话
    4008786641
  • 官方微信
  • 现代客服
返回顶部
.clear

媒体中心

Shendi.org

研发中心

Shendi.org

“落子”全国百家高校院所,南京在下一盘什么“棋”?

文章来源:未知作者:紫金山观察
时间:2020-12-25 11:19 访问量:

 

三年内从各板块选派100名科技人才专员,驻点对接全国100所重点高校院所,精准抓实产学研深度合作——
 
去年底,南京启动了“百校对接计划”, 首批来自全市15个高新园区和相关产业发展平台的32名科技人才专员派驻至北大、清华等32家省外高校院所,加强校地融合发展,服务创新名城建设。

去年,南京举办“百校对接计划”启动仪式暨全市人才工作者培训班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 摄

 

 

这批科技人才专员对接成果如何?

下一步如何部署?

 

12月21日,南京市“百校对接计划”轮换工作部署会暨素质能力培训班召开,总结交流第一批工作情况,研究部署第二批工作任务。

 

 

 

12月21日,南京市“百校对接计划”轮换工作部署会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 摄

 

为优秀科技人才专员颁发证书。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 摄

 

记者了解到,实施“百校对接计划”是我市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化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9年12月5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百校对接工作。
 
会议强调
 
 

实施“百校对接计划”是我市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化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举措。

 

要借鉴“生根出访”有关经验做法,与国内重点高校和大院大所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共谋创新、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年来,首批科技人才专员牵线搭桥,落地和在谈新型研发机构49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近400人,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10多项,合同金额超8亿元。

 

“两落地一融合”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明年工作任务之首,并明确要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南京实施的“百校对接计划”,既是南京持续推动创新名城建设的现实呼唤,也是践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部署的落地实践。

南京正以“百校对接计划”为抓手,与国内重点高校和大院大所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共谋创新、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1

为什么开展这项计划?

推动校地双方共谋创新、融合发展

 

高校院所富集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如何架起“校地对接”桥梁,加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宁落地转化,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百校对接计划”是我市破解这一难题的重大创新探索,也是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化创新名城建设的最新举措,与已经实施的“生根出访” 计划互为补充,成为南京集聚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的两只重要抓手。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揭牌仪式暨转化医学论坛举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实施“两落地一融合”、科技镇长团等工程,和国内部分高校院所,特别是省内高校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谋划“百校对接计划”,是为了推动我市与国内所有985高校、重点“双一流”高校以及大院大所的全面对接,实现我市“两落地一融合”向纵深发展。

“百校对接计划”分三年序时推进,计划从各板块选派100名科技人才专员,驻点对接全国100所重点高校院所,精准抓实产学研深度合作。

 

2

科技人才专员如何对接?

一年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10多项

合同金额超8亿元

    

 

经过多轮沟通、反复比选,首批对接的32家省外高校院所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22家985高校、4家科研院所,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

该批科技人才专员清一色是科技人才岗位一线相关负责人。其中硕士以上15人、博士以上3人,平均年龄38岁。

六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贤东是派驻中国矿大(北京)挂职的首批科技人才专员。

 

‘百校对接计划’是我市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制度突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新挑战。

 
 
 

李贤东介绍,在工作中,他紧盯最顶尖的人才团队,通过组织推荐和日常交流,迅速与彭苏萍院士等校属顶尖人才及其团队建立合作互信,推动院士领衔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快速签约落地六合高新区。

 
 

 

此外,还锁定六合高新园区重点培育的城市地下空间产业链推动创新合作,重点引进了NPR新材料、智能应急检测、智慧矿山、管道机器人等一批领先科技成果,实现创新对接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借力“百校对接计划”,各区也挖掘、用好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积极开展跨区域校地融合创新实践。

 

12月8日,重庆大学与南京市签署协议,共建重庆大学南京研究(生)院。重庆大学南京研究(生)院建成后将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培训各类国际化适用型人才为辅,5年期内逐步达到1000人研究生培养规模。

 

12月8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共同举行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会。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将共同探索跨区域校地融合创新实践,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创新型校地合作模式。

 

 

 
 

浦口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董乔忠介绍,浦口区最早于2018年底与重庆大学开展对接。首批“百校对接”启动后,该区继续主动对接,深挖科技成果及人才资源。区委主要领导带队赴高校洽谈合作事宜,邀请高校领导来访,促成校地合作协议顺利签约。

 

 

过去的一年,32名专员紧紧依靠高校院所和派出单位,全力投身创新名城建设,努力推动科技资源和成果到地方转化,取得积极成效。

 

 

 

1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紧扣地方发展需求,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坚持内引外联,大力招才引智,创建平台载体,广泛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

一年来,落地和在谈新型研发机构49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近400人,共建校地、校企合作联盟和实习基地57个,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10多项,合同金额超8亿元。

2
合作氛围愈发浓厚

各区(园区)注重加强与所对接高校院所的日常互访交流,并打破结对限制,开展跨区域、跨高校的合作对接,实现全市“一盘棋”。

全年共开展校地高层互访近150次,举办政策宣讲等活动220多场,签订长效合作协议80份。

3
工作机制日益完善

制定出台“百校对接计划”《管理办法》、《考核细则》,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按地域分组管理专员,按月度梳理汇总专员工作情况,按季度发布各区(园区)工作回顾剪影,强化日常督促管理。

更为难得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大家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举办人才云聘云创活动、开展线上对接等方式,实现工作不停摆、联络不断线。

 

“才汇金陵、共创未来”人才云聘云创活动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3

第二批对接计划启动

72名科技人才专员对接68所高校院所

 

当天部署会宣布,第二批72名科技人才专员即将奔赴全国68所高校院所履职。

 

记者了解到,第二批“百校对接计划”在延续首批合作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对接的深度和广度,向全国68所重点高校院所(高校58家,科研院所10家)选派了72名科技人才专员,覆盖全国19个省(直辖市)、22个城市。

 

鼓楼区政府办副主任田洪昊是此次全市第二批“百校对接计划”科技人才专员之一,即将奔赴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挂职。

 

 

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我将珍惜这次挂职机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田洪昊表示,要把准角色定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宣传员、播种机、参谋长。

  • 将南京打造全球创新名城的决心、诚意、做法宣传出去;

  • 把合作共赢的种子播种在创新创业人才心中;

  • 为高校院所与南京的融合发展出谋划策,吸引一批最新科技成果、高端人才及团队在我市落地生根,推动一批标志性成果在我市开花结果。

 
 
 
 

与首批均派驻省外高校不同,在第二批“百校对接计划”中,南京还重点向省内21家高校院所选派了专员,其中驻宁高校18家,几所重点高校还同时选派了两名专员,推动校地双方深度融入融合。

此次对接,南京2名科技人才专员挂职南大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助理。

 
 
 

 

 
 
 
 

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杭祝洪表示,推动创新名城和一流大学建设同频共振,是南京大学不变的追求。

近年来,南大与南京各区签约共建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39家。另外还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开展基础教育改革试点;与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打造长江高质量发展智囊团等。

 
 

 

 

杭祝洪介绍,南大计划建立科技人才专员与科学技术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的联络机制,让专员参与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生就业等一线工作中。

同时结合南大现有的优势平台和重点项目,与科技人才专员一道,重点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在新型研发机构、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等对接建设方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实现南大和南京合作共赢。